肯德基和星巴克竟然带头开始吃素,我们又忍不住来说大实话了……

关于植物饮食,你可能想知道的几件事...



2020年的玄幻又增加了:肯德基和星巴克带头吃素了,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做起了植物饮食的生意。

肯德基推出了基于人造肉打造的新款炸鸡;星巴克上架了不含牛奶的燕麦饮品,以及几种人造肉馅的轻食便当;



“植物肉”、“人造肉”这些名词啪啪啪砸来,对我们这些国内吃瓜群众来说,是不是还挺有科技感、未来感的?

其实这股Plant-based diet(植物基饮食)的风潮,已经在西方吹了四五年,争议很大。西方人自己就吵个没完过:支持者们认为这种方式有利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反对者们觉得这是自我陶醉和自讨苦吃。



肯德基素食炸鸡的美国版广告

现在它们来了,还吹进了我们熟悉的连锁品牌里。今天企鹅想来好好扒一扒:

这些植物饮食的产品,究竟值得一吃吗?

我们把这个大问题拆分成了几个小问题,先从大家最关心的味道开始:
这些植物饮食,

吃起来味道怎么样?
先来说说植物肉产品,这是星巴克最热的新款“人造肉千层面”:



图片来自星巴克官网

明确地讲:谁买谁后悔...倒也不是因为有多难吃,是真的纯粹心疼钱——

花六十九块人民币,只能得到两枚饼干大小的植物肉千层面,外加一盒品控一言难尽的沙拉:)



更气的是,真肉做成的牛肉卷明晃晃地摆在旁边,还只要一半多点的价格。



千层面里的“肉馅”来自「Beyond meat」,目前全球估值最高,也是最热门的人造肉公司。

这些人造肉是用来自豌豆、大豆之类植物的蛋白做成的,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传统的“仿荤素肉”?...

但吃起来确实比素肉素鸡逼真很多!



素肉的原料通常是豆腐,无论怎么做,吃起来口感都跟真肉有很大的不同,粉粉的,很难有肉的嚼劲。

这是因为传统豆制品与肉类蛋白的分子构造很不一致:豆腐是一张张二维平面,而肉是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



人造肉企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通过改变植物蛋白的排布方式(学名叫“热塑性挤压”),来模拟出肉的口感,同时保留一定的汁水。

现在人造肉的形态通常都是“碎肉”和“肉馅”,如果不仔细分辨,吃起来跟真肉的相似度确实非常高。



不过在味道上,植物肉跟真肉差的还是有点远。

真正的肉类,香气多元且复杂,目前的人造肉的配方中,风味添加物的类目十分有限,而且因为不含动物脂肪,高温烹饪之后,也很难得到美拉德反应带来的美妙香气。



*目前还有用酵母菌制造血红蛋白来模拟肉味、并实现量产的新技术,但我们在国内还吃不到

具体到我们试过的星巴克千层面,就几乎毫无“肉”感,风味完全靠酱汁来提供,大概就是一个普通的便利店食物水平。



然后是用燕麦奶做成的饮料:



燕麦奶不是牛奶+燕麦,而是通过一种酶让燕麦直接转化成液体,同样是一种不含动物制品的纯粹的素食饮料。

其实这不是星巴克的第一款植物奶,之前针对乳糖不耐的人群,星巴克可以帮你把牛奶换成豆奶。

但和传统的豆奶相比,这次的燕麦奶与咖啡融合的程度,要完全好上一个级别。



产品来自Oatly,一家瑞典的公司。他们通过往燕麦奶里添加菜籽油的神奇方式,让燕麦奶成为了一种跟牛奶一样的、含有脂肪的稳定乳浊液——

所以用它才能打发出别的植物奶做不到的奶泡,口感和真奶几乎一模一样,细腻绵密持久;



图片来自广告创意,请勿模仿...

只不过燕麦奶没有牛奶的甜感,用它做成的拿铁,口感厚重略带粘腻,有很明显的烘烤谷物的味道。



基于这个独到的优势,Oatly这几年一直把咖啡馆渠道视为营销重心,现在开始联手星巴克,应该说是情理之中,水到渠成。



如果你本来就打算在星巴克点杯拿铁,完全可以换成燕麦奶来试试看,(因为在大多数咖啡馆里,换Oatly可是要额外加钱的
...

再来看看肯德基:

肯德基这次推出植培鸡块,公测操作也很秀:预约制,全国只有上广深三地开放,限时三天。每个餐厅份数也很少,还必须在指定日期前去才可以。

活动期间,整个餐厅都染成了绿的
植培鸡块从外表来看,和原版黄金鸡块放在一起,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这款鸡块的原料是大豆、小麦和豌豆蛋白。吃起来呢?相比真正的黄金鸡块,植培鸡块的内里更松散绵软,没有原版紧实,接近于萝卜丝包子里的馅料。在肉香和吃肉的实感上也没有那么真实。



当中混杂的一些马蹄碎,对提升口感的确是有效果的,但并没有让植培鸡块吃起来更接近真肉。



虽然空口吃,更接近一个马蹄萝卜丸子,但依照正常的打开方式→蘸上和黄金鸡块完全一致的酱料后,口感差距会迅速缩短!



外面的脆壳油香浓郁,酱料酸酸甜甜很解腻……我们把两种鸡块混在一起蘸酱吃,不仔细注意,的确分辨不出差别。



总的来说,这款植培鸡块,真能给人非常接近于吃黄金鸡块的体验。

但这种体验的构成,更多是在形状、烹饪方式、调味和酱料的加持下达到的,至于鸡块本身是什么味道,好像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抛开价格谈质量就是耍流氓。1.99元买5块的尝鲜价实在香到不行,但不知道上架后的定价会如何...
 
植物饮食真的更健康吗?


先说我们的结论:并不。

还是分开来讨论,从人造肉开始。

如果只对比基本营养素的话,会发现植物肉的热量与真肉基本相同,蛋白质的含量也没有相差很多。



数据来自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

不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植物肉的钠含量比动物肉更高,而且缺乏真正肉类中的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要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等等。

考虑到人类对植物蛋白的吸收效率比动物蛋白弱,(健身人士吃的蛋白粉基本都是从牛乳清中提取的),这样对比起来,很难说人造肉本身比真肉来的健康。



如果你用当下技术的人造肉替换掉全部肉类,有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

不过人造肉确实有好的方面,比如它不含胆固醇,对心脑血管更加有益。而且由于原料是植物,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

目前人造肉最大的市场,在全球肥胖率第一的北美。根据Beyond Meat的数据,93%的顾客在买人造肉的同时,也会下单传统肉类——



人们更现实的愿景是:寄希望于通过吃人造肉,来减少真正肉类的摄入,期待以这种方式来更好地控制体重,从而避免由于超重带来的各种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购买人造肉确实有健康方面的考量,但(至少目前),这完全不等同于植物肉本身比传统肉类更有益。



同样地,植物奶的营养价值跟牛奶也有差距。

相比牛奶,燕麦奶的蛋白质含量更低,而且因为经过了一轮加工,跟燕麦本麦相比,它营养成分也有所损失。



但它确实也是乳糖不耐的人的福音,以及,燕麦本身还是高钙植物,oatly还额外添加了钙质,在钙含量上能和牛奶打成平手。

另外,作为工厂里制作的标准化产品,理论上植物饮食出现食品安全隐患的可能性非常低,你基本不用担心生长激素、细菌,寄生虫等等问题。
植物饮食,

真的更环保吗?
还是先说结论:这(大概率)是真的。

一个让很多人都惊讶的事实:畜牧业是能源效率奇低、废气排放极高的一项产业。



用养牛来举例:一头牛产出1kg的牛肉,平均要消耗25kg的饲料和15000L的水,同时制造巨量的温室气体。

根据CNBC报道:

美国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奶牛,过去全球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人类总排放量的14.5%,高于全球机动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所以环保界还有一个流行的比喻,如果把全世界的畜牧业集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碳排放排名,将高居世界第三位。



Beyond Meat 的官网强调,相比于真肉,他们的人造肉产品能在生产过程中节约:

99% 的水,93% 的土地,90% 的碳排放和46% 的能源。



Oatly也在官网上声称,和牛奶比起来,燕麦奶能节约80%的碳排放。

如此节能减排的数据确实非常可观。然而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都来自公司的宣传而不是第三方机构——

在深加工植物的过程中,开动机器消耗掉的能源有没有被完全计算在内,我们其实不能确定。
我们可以相信这些素食公司,

会为人类带更好的未来吗?
现在大家主流观点中的“人造肉更环保”,指的是跟Beyond meat一样,通过加工植物蛋白制作产品的方式更环保。

然而最近还出现了一种通过细胞培养直接制作人造肉的技术,比传统养殖业消耗的能源还要多得多,而且成本非常高昂,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实验室阶段,暂且就不加入讨论了。



不论怎么说,全球变暖和粮食危机,都是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应该肯定这些素食公司们的努力。

但一道题可能有很多种解法,素食肉&奶也许只是其中一种。

而完全摒弃动物食材的解决方案,似乎倾向于把“我们该如何吃肉?”,引导向了“我们要不要吃肉?”

Beyond Meat 的CEO Ethan Brown 有这样的“灵魂一问”:Why do we need animals for meat?(我们为什么非要从动物身上搞肉吃?)



在这些人造肉公司和一些坚定支持者们看来,屠宰是一件很不人道、并且有违家畜权益的事情。

但也许即便在纯粹素食主义者的心底,也还是有吃肉的渴望——

不然的话,想方设法把植物做成肉与奶的样子,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有一点...拧巴?



话说回来,一家公司做素食的生意,难免带有(或者给自己包装成带有)非常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这个我们不多做评论。

但我们对这种价值观,持怀疑态度:

科技的发展方向,应该违反人类本能,把所有饮食都变成植物吗?

如果我们跟自然和谐发展,让畜牧业变得更加环境友好,会是另一种更合理且可持续的道路?
我们又扒了扒这些品牌背后,

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事实
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一款由植物打造的产品,如果意图是替代肉类的地位,难道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定成肉的价格吗?

没有人给过解释。但从人造肉公司们 “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摆在肉类的货架上” 的行为来看,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野心。



根据2019年的数据,植物肉的造价大约是动物肉的两倍。作为工业产品,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市场份额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降低肯定是大势所趋。

我们采访了业内人士,根据各路投资机构的预估是,当下这种形态的肉类替代品,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吃下北美8%的肉类份额。
数据来自贝塔斯曼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市场,巨大的利润想象空间,也是支撑人造肉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

今年美股熔断之前,Beyond Meat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直非常良好。开盘当日暴涨163%,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ipo.
市场很大一部分信心,也来自各路大佬用自己的真金白银给它背书:

看看Beyond Meat的股东天团成员:有比尔·盖茨、小李子、可口可乐CFO Kathy Waller、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 Evan Williams...



根据雪球的数据,当前Beyond Meat的市销率(股价与盈利的比值)达到了22.5,大概相当于2013年时候的Twitter;

而作为对比,传统食品公司中,荷美尔的市销率为2.58,泰森的市销率只有0.49。

从股价模型上来看,这很像一家披着食品公司外衣的互联网公司——

换句话说,它有很强的营收压力,需要像科技公司那样疯狂扩张,来维持住高昂的股价。

目前来看,这条路在美国是能跑通的。素食是近年来一个“正确”的标签,越来越多的连锁餐厅和商超愿意与他们合作,来使自己的产品线更加多元。



美国和Beyond Meat建立合作关系的著名餐厅/商超,图片来自官网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刚刚提到的大股东们无一例外都是民主党人士;而传统畜牧业,又是共和党的基本盘之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在真切地支撑着这门生意。

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们,显然还没有轴到愿意为一小块假肉掏六十块钱的程度,但即便在当前的环境下,他们还是要急火火地杀进中国市场。

我猜原因无非有两点:

1.我们市场够大,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2.迟早要来,先占好坑位再说。



对于植物饮食这件事本身,国内也有大佬的抱有乐观的心态:

在植物基食品和人造肉领域投资了多家知名初创企业,中国的食物科技风险投资基金 Bits x Bites 的创始人及总经理Matilda Ho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从植物基饮品到零食到餐饮,中国被预测为未来全球植物蛋白高速发展的主要市场之一,这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大量的新兴中产阶级正在寻求全新的食物体验。”

Oatly显然就瞄准了这一批新兴中产阶级,而且相比于Beyond Meat,他们来华的动作自然很多,因为它背后有一位重要的股东爸爸:华润。



来华第一站是香港,Oatly为自己的产品创造了一个新的汉字

从Oatly的市场营销策略你可以看出,愿意为这些素食品买单的消费者们,除了健康环保的理念之外,也希望能得到一点点精英属性的标签。

在联手星巴克之前,Oatly其实也早早进入了上海的精品咖啡馆,以及华润爸爸旗下的Ole精品超市——这是一套在北美被印证成功,而且极其有效的营销策略。

如法炮制一次,在商业模式上来看来还挺稳扎稳打的。



目前oatly的产品线,图片来自官网

刚刚进入北美市场的时候,Oatly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也昂贵的欧洲进口货,根据亚马逊的评论,Oatly在美国曾经达到过17美元1升的高价(折合人民币一百多块)。
“产品不错,但是卖17刀一瓶太贵了啊”


后来Oatly在新泽西建了工厂,目前最招牌的“咖啡师”燕麦奶,在美国的售价是是大约11美元两升(每升折38元人民币)。



而国内目前的售价是50元人民币每升...从这个趋势来看,也许我们也能迎来它更平价化的一天。

...
* * *
害,但不论怎么说,消费者购买的是吃进嘴里的食物,味道的优先级可能还是高于一切的。

也许在未来,植物饮食可以变得更逼真or更廉价——

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它们在豆浆豆腐豆制品面前,似乎还没那么能打。

参考资料:

包括燕麦奶在内的植物奶,以一种“反扑牛奶”的新面目成了一种新消费选择 | 好奇心日报

They might be better for the planet, but are plant-based burgers good for you? | CNN

The Humble Ascent of Oat Milk | The New York Times

How Beyond Meat became a $550 million brand, winning over meat-eaters with a vegan burger that ‘bleeds’ | CNBC

How the Impossible Burger Stacks Up to the Competition | AARP

The diet that helps fight climate change | Vox

How Oatly Built A $100 Million Oat Milk Empire | CNBC

How Beyond Meat Makes Juicy Burgers From PLANTS | FoodBeast

The Power of Plant-Based Eating | Dr. Joanne Kong | TED x University of Richmond

以及文中公司的官网、宣传片和社交网络账号
特别感谢崔粲老师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添加这个鹅妹为好友,加入企鹅吃喝社区大家庭!

交流美食体验、分享有趣生活、剁手精选美食!

还有不定时掉落的鹅家专属优惠券,快来和鹅妹做朋友吧!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