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独立,还是无法走进亲密?

Lynn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个性独立的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做市场助理,因为工作表...



Lynn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个性独立的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做市场助理,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很快就一路攀升,年纪轻轻,便成了某个产品的品牌经理。几年后,她不满足于过于完善的体制下看得见终点的职业生涯,便出国留学读研去了。留学期间,在欧洲的小镇里,她迷上了独具风味的手冲咖啡,便决定回国后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Lynn的店面不大不小,藏在一片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的转角处,一不留神,可能就会错过。Lynn主要做熟客生意,因着她的咖啡品质上乘,再加上她的为人爽快大气,一边冲着咖啡,一边和客人天南海北地聊起各种话题,不同的咖啡,便也佐上了不同的风味。长此以往,口口相传,小店也一直都维持着不错的生意。

Lynn对自己的生活总体满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还能够靠它养活自己,不用阿谀奉承、不用卷入自己不喜欢的人际关系。只是每当客人们有意无意地问起“老板”在哪时,Lynn的脸上,便略略地开始窘迫了起来。

Lynn不是没有谈过恋爱,她也曾经有过自己深深爱着的男人,可是谈起那段经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段痴迷与恐惧交织的暴风骤雨般的体验,在关系中似乎完全丢失了自己,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即将被抛弃的灾难体验中。Lynn终于不堪重负,决绝地结束了那段关系。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也有过几段或长或短的恋爱关系,但都不敢再深入,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了。

Lynn出生以后,因为母亲没有奶水,而奶奶坚持吃母乳比吃奶粉好,满月后,便被送到了奶妈家。偏偏这个奶妈不负责任,经常把她喂完奶以后,就跑出去打麻将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房间里哭天抢地也没人理,经常父母去看她的时候,就隔着窗子听到她的哭声,门又锁着,也进不了门。后来爸妈实在受不了了,9个月能断奶以后,就给她换了个保姆。可这个保姆又太老,带着她睡觉的时候,好几次都任她从床上滚了下去。再后来,就又换了个保姆,后来又被送到外公外婆那里、爷爷奶奶那里抚养,直到开始上小学了,才回到了忙碌的父母身边。
亲密始于生命最原初的依恋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恒河猴的实验:将新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及同类隔离开,放在铁笼子里面饲养。笼子里面有一个有奶瓶的铁丝猴妈妈,还有一个没有奶瓶的绒布猴妈妈。实验发现,只有当小猴子饿的时候,才会跑去铁丝猴妈妈那里,而喝完奶以后,就会依偎在绒布猴妈妈身上,而如果把绒布猴妈妈拿走的话,那些小猴子就会发脾气。也就是说,对于小猴子们而言,虽然吃饱喝足是生存第一要位,但基本需求满足以后,更重要的则是爱与依恋的需要。

除此以外,哈洛的实验里面进一步发现,这些与真实的母猴分开喂养的小猴子,成年以后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以后都不能进行交配。后来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小猴子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猴妈妈,并且确保这些猴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和自己的同类生活在一起,这样哺育大的猴子成年后基本正常了。也就是说,在养育的过程中,真实意义上的抱持、抚摸、互动、回应,对于一个小猴子正常的心理发育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虽然这个实验所针对的是猴子,但是很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于人类的婴儿也同样适用。

奥地利心理学家勒内·斯皮茨在育婴堂中研究了一出生就遭到遗弃的婴儿,他们的生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任何可持续的养育性互动都遭到了剥夺,这些婴儿无一例外都变得抑郁、孤僻、体弱多病,而如果母亲在最初的三个月回到孩子的身边,则这种退化就会开始反转。

为什么在生命最早年的体验中,母亲的持续在场,以及这种互动的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内心的健康成长,以及成年以后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呢?

我们知道,母婴关系,可以说是我们生命里最早的亲密关系体验,那是一种肌肤零距离的触碰,这种亲密度,也就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能与之相媲美了。而在这种最早的依恋关系里,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婴儿,自己所全身心依赖的这个对象(客体),是否能够稳定地爱自己、不抛弃自己,不论自己表达什么样的需要都是能够被看见、被回应并被抱持的,对于一个孩子是否能建立良好的自体表征(我是好的、被爱的),良好的客体表征(TA是爱我的、一直在那儿的),关系中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以及适应良好的互动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孩子最初的母婴关系,尤其是最初两年的母婴关系里,母亲能够做到持续的在场,也就是说作为孩子主要的照料者,稳定地在孩子身边,并且能够给孩子积极的回应与照顾,就相对更容易培养出一个有安全依恋的孩子来。



依恋的概念,是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所创建,并由他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试验,界定出了亲子关系中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和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并且这些不同的依恋类型,也会影响成年以后的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那种能够自由表达与情境相符的情感,也就是分离会伤心、相聚会高兴,但同时既能够独处,又能够依恋的人。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是那种看见心仪的人很难表达喜悦与亲近,心仪的人要离开了,也很难表达悲伤与不舍,看上去独立自主、不需要他人,但这种“不需要”只是为了掩饰如果表达需要后,可能会被抛弃的恐惧的人。

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则是那种见到爱人要作要闹,离开爱人要叫要跳,整日价不消停的人。

生命最初的分离经验,包括近亲的死亡、父母的离异、不停地更换照料者,以及缺乏情感互动的、不负责任的养育等,在与孩子先天气质的化学作用下,则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有的偏回避型,有的偏矛盾型。这是一种关系中,对于自己是不是会被爱、是不是不会被抛弃的一种最原初的不确定感。而这种最初的依恋模式,在前几年形成以后,则会相伴终生。



那么谈到依恋模式的建立,为什么前两年很重要呢?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对于大约8个月以前的婴儿来说,消失的物体就意味着不再存在,也就是说妈妈在身边就是有的,妈妈不在身边了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客体恒定感。8~18个月之间,客体的概念在逐渐提高,但是客体恒定性的发展还不完善。直到18~24个月的时候,孩子能够对看不到的位移进行心理表征,并用这些心理推理去指导自己寻找消失的物体,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能够充分地理解客体的恒定性了。

这个理论在关系层面上的意义就在于,对于一两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妈妈”不在身边或者经常更换,并不代表妈妈“死了”,或者不要自己了,而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一种断裂的死亡感,以及被抛弃的恐惧感。这个在Lynn的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作为差不多出生后不久就不断地更换照料者,且在总体缺乏互动的养育下直到七岁的Lynn来说,当她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体验到对方一点点的没有回应、不耐烦,或者联系不到,她的内心就会产生剧烈的崩塌感,被遗弃的、不被爱的,以及对方可能会死亡或者不复存在的“客体无常”感。这是她在自己原初生命里的真实体验,而这种体验被固化以后,则成为了阻碍她成年以后走进亲密的最大障碍。
独立与“假性”独立




当婴儿降临人世、剪短脐带的那一刻起,从身体上完成了和母亲的分离,但心理上的分离还远未开始。自我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对于婴儿的分离-个体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并划分了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婴儿刚刚降生的前3~4个月的时间里,处于正常的自闭和共生期,和母亲建立起一种特定的共生关系。如果这种共生关系是恰当的、健康的,也就是说有一个稳定的、满足的养育环境,那么婴儿就会获得身心的平衡,并产生原始的分离,进而进入到分离-个体化阶段。而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从婴儿4、5个月开始直到2岁左右,在这一阶段里,孩子的身体自我开始分化与发展,并且开始学会走路、发展语言,探索世界,并克服分离的冲突。而2~3岁的年龄段,则是巩固分离个体化,并且建立起情感客体恒定感的阶段,也就是说,“好妈妈”已经内化到自己的心中,并给予自己足够的力量和安全感,去探索外部世界。但如果,最早年的依恋失败,也就是说孩子所赖以生存的对象(母亲),并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亲密体验,让孩子得到滋养,孩子在关系当中体会到的是伤害和不被看到,那么,为了避免不被爱的痛苦,有一类孩子会发展出一种“假性”独立,接近不安全依恋里面的回避型依恋,以一种貌似独立的姿态,来避免表达对依恋的需要以后可能会被拒绝和抛弃的伤害。

之所以说“假性”独立,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建立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他们的“独立”缺损了正常的发展阶段,缺乏了健康的依恋下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而是回避依恋伤害的“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貌似的独立,在成年以后,到了需要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早年的创伤,便被触发。Lynn的体验就非常典型,真正进入亲密关系以后,那种被抛弃、被拒绝、不被爱、会成为别人累赘的感受,以一种压倒性的情绪体验淹没了她,使得她不得不重新退回到“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状态。

这种原初的依恋失败是非常早期的,也根深蒂固地烙在了人格的最深处,可能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才有可能修复,但也可能,永远,也无法修复!


晓艳心理

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电台

微信号:xy-psy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