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 咖啡时光】 刷一千遍朋友圈不如读一本书

《诗经》之中草木繁盛《楚辞》之内香草瑰美刷一千遍朋友圈不如读一本书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不再埋头于一本书不再...





《诗经》之中草木繁盛

《楚辞》之内香草瑰美
刷一千遍朋友圈不如读一本书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我们不再埋头于一本书
不再聆听头顶的一声鸣
我们聚焦于眼前的屏幕
刷新
再刷新
我们用耳机塞住耳朵
隔绝了耳
隔绝自己
不知不觉

被手机绑架

早起第一件事打开手机

刷会儿朋友圈

吃饭、看剧、睡前

无一例外


我想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书中自有塑造灵魂的力量,当家庭环境、当基础教育有所缺失的时候,唯有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如同此图,小时候,觉得世界是万般美好,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有的是光明磊落,侠胆义肝。

渐渐地长大,经历了一些事,见过了一些人,开始恍惚,开始迷茫,猛然发现理想中的世界和现实差距巨大,开始谩骂,开始吐槽,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没有一丝改变。

但随着更深入地阅读,我们开始突破自我认知的雾霾,开始从黑暗里窥见一丝光亮,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这一次,随着认知的改变,一切已经悄然改变。
梁文道曾说,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

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仔细翻看读过的书籍大多为工具类的实用书籍,文学类的知之甚少,肚子里没墨水。

看多本经典著作,不敢说每一本都收获颇深,但每本都有一部分刷新了认知。
有时候阅读一本书,能掌握其中一个观点,熟练应用一个方法就足够。这些认知,如同那根可以撬动地球的杠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一生。

《王者速读法》便是这样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不少的阅读方法,但在这里,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核心观点:书是我们的仆人,我们是国王。

很简单的一句让人克服了对书的恐惧,不会再因为读不完一本书而自责,也不会因为囤书而懊悔。
曾疯狂地追捧简书上那些动不动一年就阅读数百册的大神,但实践后却发现,盲目跟随大神的脚步,得到的只有失败。

其实,或许一开始我们对一本书是否读完的定义就不同,大部分人认为读书就得全部阅读,差一章一节都不能叫做读完,但那些一年阅读几百本书籍的大神可并不是每一本都精读,而是挑着阅读,如果不感兴趣就直接放弃,以后再翻阅。

所以说,如果你遇到一些不感兴趣,或者评分很低的书籍,不妨将其搁置一旁,别再让它浪费你的时间,读书讲究缘分,当你读不进去的时候,带给你的帮助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梁文道还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很喜欢读书,我想做的就是读书。我做自己的事,没有想过要成功,我想做的就是每天多知道一点点东西,我要变得和自己不一样。”

一生那么短,别把我们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垃圾”书籍上,时间是公平的,你读了太多粗制滥造的“畅销书”,自然就会失去更多阅读优秀作品的时间。

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读书却可以经历千种人生。

很多人会抱怨没时间读书,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啊,你不是没时间读书,你只是觉得其他事情比读书更重要。”

看TED一则关于时间管理的演讲,分享嘉宾是《天天25小时》的作者劳拉·万德坎姆,她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只是我们觉得那件事情不够重要,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选择。
接着来说说读一本书到底需要多久?一周读一本书算快吗?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来算一笔账,根据百度得到的数据(待大量考证,仅自身做了测试)可知,通常,一般人阅读的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市面上一本书大多为12万字,取中位数400字/分钟,也就是说读完一本书需要300分钟,大约5小时。

如果我们可以每晚睡觉前抽出1小时或者早晚各半个小时去阅读,一周读完一本书绰绰有余。

所以,没时间读书,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其次,阅读分精读和泛读,对于一些好书,例如《金字塔原理》、《把时间当作朋友》、《好好学习》这样的书籍你根本就快不起来,必须放慢速度,认真品读,而对于其他一些书籍大可泛读,了解该书新内容,或者只看其感兴趣的一部分就足够。

我们定计划却总是眼大手小,完不成时又只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执行力不够,毅力太差导致,逐渐地丧失信心,开始自暴自弃。所以,我们定计划就和点餐一样,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少点,根据需求再添加。

读书亦是如此。

第一,不要盲目追求数量的多少;

第二,不同类型的书籍搭配阅读更利于身心健康。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工具类书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来自拆书帮总舵主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名为RIA便签法。

余秋雨曾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朋友,放下手机

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阅读

把点赞的时间用来做笔记

与图书相伴

与知识为伍

一年过去

时间会记录你我的成长


材料来源 | 中国青年报

本期编辑 | 杨皓明

责任编辑 | 高煦庭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